生活篇 第十四章 个体与社会--我不是个孤立的岛(2 / 4)

作品:《超值金版-心理学常识1000问

因这个曾参在外乡杀了人,一时间曾参杀了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整个费邑。

曾家的一个邻居就对曾母说,说目击者在案发后得凶手就是曾参呢。

曾母不太相信,自己家的儿子还不了解嘛,何况还是孔子的弟子呢。

随后,又有一个人向曾母说,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。

曾参的母亲依旧不太相信,但是心里有点动摇了。

又过了一会,第三个向曾母说,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,现在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。

听到这的时候,曾母已经相信事情是真的了。

邻居们劝她赶快逃跑,免得因受牵连被抓。

这时,曾参回来了,一番解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,那个杀人的人只是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。

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,就发现了从众心理。

所谓从众,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、改变自己的观点、判断和行为等,以和他人保持一致。

阿希并在实验当中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,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。

什么是从众心理?

--“随大流”的倾向

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遇到过:四个人一起去吃午饭,你看着菜单,小声嘟囔着:“今天吃什么呢?

来一份炸酱面吧!”

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:“我要一份牛肉面。”

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:“那就吃牛肉面吧!挺香的。”

在这种情况下,你可能也会说:“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。”

这种“随大流”的现象,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。

人们都知道“我行我素”这句成语,而在现实中,却很难做到这么“潇洒”。

在现实中,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,在很多时候,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,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,自己才怎样做。

在心理学上,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,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,叫做“从众”。

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,就是“随大流”。

生活中顺应风俗、习惯和传统等--所谓“入乡随俗”,以及在吃喝、穿戴、娱乐上赶时髦,追新潮等,都是从众的表现。

如何巧用从众心理?

--聪明的服务员

正如上问所说,每个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,然而也不可否认,众人有很多时候的确是对的。

但实际上众人并不总是可靠的。

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“长龙”,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,然后才问:“这里是卖什么的?”

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围观的人群,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。

还有的时候,众人是错误的,就是我们平常说的“真理在少数人手里”的情况。

在这种时候,往往由于从众心理,少数正确的人也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遵从众人。

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。

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员小姐,一位叫梅莉,一位叫珍妮。

她们为了促使客人支付小费,都事先在各自收取小费的盘子里放了一枚硬币。

不过,梅莉放的是10分的,珍妮放的是25分的。

结果,两个小时以后,梅莉收到的小费,都是10分的硬币,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分的。

这是因为客人想支付小费的时候,大多拿不准以多少为宜,就需要以别人的做法为自己的标准。

什么是亲社会行为?

--乐于助人是人类的天性

一位富商死了,他的灵魂想要上天堂。

上帝就问他:“你认为你有什么资格进天堂?

你曾经做过什么好事吗?”

富商很理所当然地回答说:“我曾经掉了十块钱,滚落在乞丐的帽子里,我并没有向他讨回,这也算是一项善举吧!”

上帝又问:“只有这一件吗?”

富商赶紧回答说:“不!还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老太婆快饿昏了,我就给她二十块钱!”

上帝回头问问天使:“这两件事是否有在记录中?”

天使回答说有,富商点点头,满脸期待的望着上帝说:“现在,我可以进天堂了吧!”

上帝摇摇头,对天使说:“我们还他三十元,让他滚回地狱去吧!”

不论富翁当初的动机如何,他把钱送给了乞丐和老太婆的举动,都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,只是这种亲社会行为有着太多利己的痕迹,更像是一项投资举动。

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,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。

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,比如帮助、分享、合作、安慰、捐赠、同情、关心、谦让、互助等,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。

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,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。

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、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,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、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。

这会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,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,并有助于人们从友谊中获取很多的快乐。

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?

--利他、利己、集体、规则

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,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解释:

利他主义:纯粹为了使他人获益,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安全和利益。

利己中心:以自我利益为中心--某些人之所以帮助他人,是为了得到回报和报酬。

集体主义:为了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--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、妇女联合会、政党等的处境。

规则主义:支持道德原则:有些人做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。

美国心理学家e威尔逊认为,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,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,在蜜蜂中,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,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,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,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。

这说明,工蜂虽然死了,但它却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机会。

威尔逊同样认为,亲社会行为也是“人类本性”天生的部分,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,而且是无须学习的。

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,亲社会行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现象,这对于维护与促进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是非常有意义的,比如当一个地方遭遇自然灾害后,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志愿者都奔赴那里,去帮助那些身处苦境的人,哪怕自己的利益会遭受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。

什么是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?

--场化效应

有这样一则笑话:

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。

“现在离地面多高?”

牧师问道。

“二万英尺。”

“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……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太近了!”

牧师所谓的总部就是某个可以让人产生信仰的神圣之地天堂,当接近“总部”后,牧师自觉地按照“总部”的规则拒绝杯中之物,从某种意义上来看,这便是心理学中的“场化效应”。

所谓的场化效应就是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--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,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,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,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。

比如,有的人本来对赌博并不感兴趣,但是当置身于赌场时,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赌博人群;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,很少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,可是当参加一个气氛比较热烈的演唱会时,也会像那些疯狂的歌迷一样,与他们一起呼叫、高喊。

产生场化效应的原因是什么?

--模仿、从众,不一而足

集体意向说。

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,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。

该理论认为,群体中的人,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,他们接受社会传染,并模仿他人行动,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。

精神感应说。

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,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,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,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