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篇 第十四章 个体与社会--我不是个孤立的岛(3 / 4)

作品:《超值金版-心理学常识1000问

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,不怕受到惩处,当然,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。

模仿说。

这种理论认为,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,其实质是模仿。

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,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,指出:“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,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。

开始时,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,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,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,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。”

循环反应说。

它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“场化效应”,在这个过程中,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,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。

比如,在一次演出中,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,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,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。

责任扩散说。

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,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,因此一些平时胆小、怕事、保守的人便会做一些一个人不敢做的事。

从众说。

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,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,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、责难、孤立,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,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。

为什么会有“猪孩”?

--环境与模仿

据报道,曾有一个“猪孩”王显凤,1974年12月23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一个农村家庭。

母亲早年患大脑炎而痴呆;父亲是个聋哑人。

王显凤从小没得到好好照顾,成天饥一顿饱一顿。

后来有一回为了找吃的,她爬到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中间,本能地像小猪崽一样拱在母猪肚子下吃起了奶。

老母猪似乎也不讨厌这个小孩,就这样,王显凤开始了与猪为伴的生活。

她成天与猪为伴,终日与猪为友,看到的是猪的样子,听到的是猪的声音,这样的环境下生长,行为自然也是模仿猪的行为。

到了11岁时,虽然在身体发育上和正常儿童一样,但经过智力测量,她的智商相当于3岁的小孩。

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、动物学家、习性学创始人康拉德·劳伦兹,对鹅进行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。

他将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:一组由母鹅孵化,雏鹅出世后最先看到的活动物是它们的母亲,结果母亲走到哪儿,它们就跟到那儿;另一组由人工孵化器孵化,雏鹅出世后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,于是劳伦兹走到哪儿,小鹅跟到哪儿,小鹅把劳伦兹当作“妈妈”了。

随后,劳伦兹还把两群小鹅扣在一只箱子里,让母鹅就在不远处。

当劳伦兹把箱子提起后,受惊的小鹅朝两个方向跑去:记住母亲的那些小鹅朝母鹅跑去,记住劳伦兹的朝劳伦兹跑来。

这就是著名的印随学习,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动物或人出生后,在特定的敏感期受到什么样早期的学习方式很重要。

2012年世界真的毁灭吗?

--预言与认知

2009年底一部美国电影《2012》公映了,这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片,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,主人公和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。

从而也掀起了关于是否有世界末日的大讨论,甚至牵涉到宗教与信仰的浪潮。

先不论这个电影中说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是否属实,且听一个故事。

1954年9月,一个笔名叫玛丽安的家庭主妇在美国的一份报纸上宣称,12月21日整个北半球将受到大洪水淹没,除了少数有信仰的人之外,其他的都被淹死。

到了12月21日时,所谓的信仰者的飞船没来,洪水也没来。

而她又对外宣称,是由于信徒们的善良和忠诚感动了上帝,上帝决定不再降临灾难了。

听到这个信息后,信徒们出现两种反应:一种是原本将信将疑的人,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的失败;另一种是信仰坚定的信徒则更加死心塌地信仰着玛丽安传达的真理。

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,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,由此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。

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,比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爱夸夸其谈,但你依旧恭维他;或者以戒烟为例,你很想戒掉烟瘾,但你的好友递给你香烟时,你又抽了,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,引起了认知失调。

什么是传播扭曲?

--流言蜚语

央视某娱乐节目曾做过这么一个游戏:让几个人站成一排,甲向乙耳语一句话,乙再传给丙,丙传给丁,丁再传给戊,最后,让戊说出是什么事。

结果戊说出的话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,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,完全变了样,令观众捧腹大笑。

这个游戏说明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,就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会被层层扭曲,甚至最后面目全非(而且多是夸张、增值而非缩小、减值的)。

这种现象叫做“传播扭曲”。

所谓的流言就往往是“传播扭曲”的结果。

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。

流言本身并不一定怀有恶意,其不确定性往往是无意讹传所致。

有的流言的后果可能很恶劣,比如引起社会混乱或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等。

流言传播的特点是一传十、十传百,越传越玄,一直传播到面目全非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有的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减去一些内容,有的则增加一些内容,这种加墨润色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。

古人说:“谣言止于智者。”

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播扭曲的危害,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,要学会冷静地分析判断问题。

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。

什么是社会促进?

--一起做简单的事会提高个人效率

1897年,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,自行车比赛时,多人同时比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比赛成绩更好。

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,他做了一个实验,要求儿童绕钓鱼线,越快越好。

结果发现,跟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。

后来,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,就把他人在场(比赛伙伴或观看者)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,叫做社会促进。

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,比如:你在一条空旷的马路上散步,当另一个人在你身后急匆匆地赶过你时,你会不自觉地加快自己的步伐。

你骑车上街买东西,当你发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在向你靠近,并正要超越你时,你会情不自禁地加快车速。

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
人总是有惰性的,单独一个人时,无所谓输赢、好坏,没有人看见,没有人和你比较,你就觉得怎样都可以。

当出现第二个、第三个人,甚至更多人时,你的感觉就大不相同,你会认为有人在看着你。

你会情不自禁地想:“他们可能正在评论我干得怎么样呢,我一定要好好干,让他们瞧瞧。”

在任何社会环境中,人们都会有害怕被抛弃的感觉,总想要别人喜欢和接受自己。

很明显,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,这些动机更为强烈,当别人在身边时,你总认为别人可能正在观察自己。

也许,你根本就不认识身边的人,但你却可能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你进行着评价,而社会中的我们又是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,所以就不安起来,也会更加把劲了。

如果对方碰巧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,就会让你感到一种竞争的存在,人都是好胜的,谁也不想被别人比下去,你于是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,不知不觉便提高了效率。

什么是社会促退?

--一起做复杂的事会降低个人的效率

有旁人在场,是不是都会引起社会促进呢?

并非如此。

社会促进并不是总会发生,有时,身边有别人在场,反而会引起我们效率的下降。

这种现象叫做“社会促退”。

凡是到过日本京碧寺的人,都会见到寺门匾额上的“第一议谛”四个大字。

这几个字写得龙飞凤舞,灵韵非凡,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欣赏。

但是很多人不知道,这幅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。

大约两百多年前,洪川大师来到京碧寺,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。

洪川大师每写一字,都要精心构思,反复揣摩,真可谓呕心沥血。

可是替他磨墨的那个和尚,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不讳的人。

洪川的一勾一捺,只要有一点点瑕疵,都会被他“挑剔”出来。

洪川耐着性子先后写了84幅“第一议谛”,都没得到这位和尚的赞许。

最后,在这位“苛刻”的和尚离开去如厕的空隙,洪川松了一口气,在无所顾忌的情况下,一挥而就写成了这四个大字。

那位和尚从厕所回来一看,跷起大拇指,由衷地赞叹道:“神品!”

洪川开始时写不好字,就是社会促退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