拓展篇 第二十八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(3 / 4)

作品:《超值金版-心理学常识1000问

怎样治愈酒精依赖患者?

所谓行为疗法,是从心理学原理出发,应用学习理论或条件反射的方法,对个体反复训练,来矫正患者不适应和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。

行为治疗和传统的精神分析方法不同,它没有无意识动机的假设,也不注重言语会谈,而是着重通过技能、动机和操作的变化来矫正不良行为。

行为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以下内容。

部分神经症,如恐惧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等。

不良习惯,如职业性肌痉挛、口吃、咬指甲、遗尿等。

自控不良行为,如肥胖症、神经性厌食、烟酒及药物成瘾等。

性功能障碍,如阳痿、早泄、阴道痉挛等。

性变态行为,如恋物癖、窥阴癖、露阴癖、异性装扮癖等。

药物依赖,如酒精依赖等。

获得性不良行为,如精神分裂症等。

精神发育不全。

各类心身疾病。

什么是系统脱敏法?

作家毕淑敏在《青虫之爱》里写一个这样的故事(以下内容为节选)。

我有一位闺中好友,从小怕虫子。

不论什么品种的虫子都怕。

披着蓑衣般茸毛的洋辣子,不害羞地裸着体的吊死鬼,一视同仁地怕。

甚至连雨后的蚯蚓,也怕。

……

女友说,后来有人要给我治,说是用“逐步脱敏”的办法。

比如先让我看虫子的画片,然后再隔着玻璃观察虫子,最后直接注视虫子……

原来你是这样被治好的啊!我恍然大悟道。

嗨!我根本就没用这个法子。

……

有一天,我抱着女儿上公园,那时她刚刚会讲话。

我们在林阴路上走着,突然她说,妈妈……头上……有……她说着,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头发上摘下,托在手里,邀功般地给我看。

我定睛一看,魂飞天外,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,在女儿的小手内,显得狰狞万分。

我第一个反应是像以往一样昏倒,但是我倒不下去,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……

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大叫一声……但我立即想到,我一喊,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……

如果我害怕,把虫子丢在地上,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子可怕的印象。

在她的眼中,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,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,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。

……当年我的妈妈,正是用这个办法,让我从小对虫子这种幼小的物体,骇之入骨……

不行,我要用我的爱,将这铁环砸断。

我颤巍巍伸出手,长大之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,捏在手心,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,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,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……

那一刻,真比百年还难熬。

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,在她面前,我是一个神。

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,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……

不知过了多久,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。

我对女儿说,这是虫子。

虫子没什么可怕的。

有的虫子有毒,你别用手去摸。

不过,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……

那只虫子,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。

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,说“拜……”

系统脱敏疗法,是行为疗法中的一种,指在条件反射和肌肉放松结合的基础上,通过交互抑制原理治疗疾病的方法。

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和焦虑症,主要采取三个步骤:松弛训练、等级结构训练和松弛与等级结构结合训练。

什么是厌恶条件疗法?

厌恶条件疗法也称厌恶疗法,是指病人发病时给予厌恶性或惩罚性刺激(如电刺激、催吐剂或言语责备),反复多次以达到减少或消除病态行为的方法。

比如治疗酒精依赖患者,先给其注射阿扑吗啡,在患者即将出现恶心时,立即让患者饮酒,数次之后,患者在单纯饮酒时也会出现恶心,从而对酒精产生厌恶情绪,消除其酒精依赖。

再如治疗露阴癖患者,当其露阴时给予电刺激,多次反复,使其每次露阴都自觉想到电刺激的痛苦,从而对露阴产生厌恶情绪。

什么是阳性强化疗法?

阳性强化疗法,是一种通过奖励手段训练和建立治疗对象的某种良好行为、消除其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。

例如治疗儿童遗尿症,让患者在白天任意饮水,当要求排尿时,让他忍住,坚持几分钟,以后逐渐增加忍尿时间,同时给予奖励,多次反复之后,就可以增强患者的睡眠控尿能力。

什么是认知疗法?

认知疗法,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,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的不良认知,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,于20世纪60~70年代在美国产生。

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: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,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性认知有关。

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,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、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病人的心理问题。

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,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,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协调其认知、情感和行为;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,因为它重视病人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无意识。

运用认知疗法,医生要与病人共同找出适应不良性认知,并提供“学习”或训练方法以矫正这些认知,使病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,从而使心理障碍逐步好转。

认知疗法的适应症包括情绪障碍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抑郁性神经症、强迫症、恐惧症、行为障碍、人格障碍、性变态、性心理障碍、偏头痛、慢性结肠炎等身心疾病。

认知疗法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,尤其是单相抑郁症(内因性抑郁症)的成年病人,也可作为神经性厌食、性功能障碍和酒精中毒等病人的治疗方法。

认知疗法有几步骤?

认知疗法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治疗过程。

建立求助动机。

治疗医师要认识适应不良的认知-情感-行为类型,和病人一起达成一致的病症认知,对不良表现给予解释且估计矫正所能达到的结果。

矫正适应不良性认知及行为,使病人发展新的认知和行为来替代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。

日常生活中培养观念竞争,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。

要让病人练习将新的认知模式用到社会情境之中,以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。

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。

作为新认知和训练的结果,要求病人重新评价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处理认知和情境中的作用。

认知疗法有哪些常用的治疗技术?

改变患者现实评价的技术

正常人能够区分主观与客观、假设与现实,知道在接受假设以前先进行检验,但病人常把二者混为一谈,如偏执病人认为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,焦虑病人把任何风吹草动都视为危险信号,等等,即他们的认知评价不能正确反映现实。

要解决这一问题,医生可直接或间接地运用认识论的原理,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:(1)人的感觉器官功能有限,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;(2)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,此过程容易受生理、心理问题的影响。

改变患者信条的技术

人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或信条来评价自我和他人、评价外在事物、调节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。

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,就会产生适应不良,导致焦虑、抑郁、恐怖、强迫等不良现象。

如“要幸福,必须每件事都成功”、“不成功,就是失败”、“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”、“失败了就完了”、“我应该做个好爱人、好朋友、好父母、好老师、好学生”、“我应该知晓、理解和预示未来”、“我应该自信,能解决每一个问题”、“我应该把每一件事都做好”等等。

治疗方法:帮助他们明确使自己受痛苦的信条认知,要他们充分认识到“金无足赤、人无完人”,降低自己的目标和期望,正确认识失败,增加对失败的耐受性,为自己留下“后路”;分析“应该”信条的非现实性和非统一性,改变“应该”信条,使之更现实、更富有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