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五章:《周礼》之对,寇凖心折(4 / 5)
作品:《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》这里,孤必须说一句不该孤身份说的话。
我们应该反思,从秦法到汉法,再到唐律、宋律,都有关于百姓防卫杀人的宽刑政策。
指出如果百姓遇到伤害而反抗杀人的话,可以宽刑甚至是免刑,那朝廷的法度有错误,执行法度的官员若是把这错误的法度执行下去就会害死百姓,那百姓杀这名官员、反抗这错误的法度叫不叫防卫正当呢?”
寇凖瞠目结舌。
“显然这不叫,似乎无论老百姓有多大的冤屈,只要他杀官杀吏对抗朝廷,哪怕朝廷是错的,那老百姓都属造反。
《周礼》中秋官卷提过这一句话‘凡盗贼军乡邑,及家人,杀之无罪。’这里说当时军队的军纪很差,多有扰民的匪军,老百姓若是杀之是无罪的。
甚至说‘凡报仇者,书于士,杀止无辜’强调百姓民间有私仇者,应报至官府,及后可以报仇,杀人无罪。
这里呢属于私刑,私刑不应该被一个法治国家所提倡,所以应该废除。
但孤也在反思,周礼在幻想缔造出一个大同国家、小康社会,其中有很多思想非常超前甚至到现在都无法被接受,难道三千年后国家真实现了大同,会是一个私刑横行的社会吗?
孤希望不会,但孤却觉得周礼中提出的防卫概念是相当正确的,百姓受到伤害,应该允许其持之武器捍卫他们自己的权力和保卫他们的家人。
如果咱们觉得执行法度的官吏是正确的,那无形中就是在和百姓划分出界限,咱们仍强调造反的行为并且保留下连坐诛族的罪责,那就是在无形的庇佑底层的官吏,让他们狗仗人势,大肆欺压百姓。
因为朝廷的律法在,百姓不敢对抗官吏,不敢直言朝廷的政策有错误,逆来顺受默默忍耐,当无法忍耐的那一天来到时,四海皆反,天下大乱。
太师引《周礼》为天书,孤亦如此,《周礼》看得远呐,所以孤要宽刑,决定免除诛连之刑、废除谋逆罪,只将其明晰清楚。
到底是杀人罪还是分裂国家罪,是企图颠覆政权还是只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,这中间必须明确,如果确凿该杀则杀,如果不该杀则适于流放、监禁者自适流放、监禁。
孤即国家,国家亦孤,权力越大越当谨慎,不可任性胡为,不可枉杀一人。
既然国家不提倡私刑,那同样也不允许国家超越法律之外向百姓施以私刑,不可以非法杀害任何一个无辜者。”
寇凖震骇了,面容发麻,嘴唇微颤。
最后长身而起,向着骆永胜连敬三杯。
“楚王仁义,胸襟若海,实乃千古第一明君。”
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”
骆永胜起身扶住寇凖,谓然一叹。
“只是孤起于草莽之间,见到太多百姓疾苦,故而对周礼中所提到的宽疾一说另有独特看法罢了。”
陪着寇凖喝下三杯酒,两人落座归位,骆永胜复言道。
“六说安福,何为安福。
对这个安福很多大儒都有不同的批注,太师博学胜孤十倍,孤本不当卖弄,但孤脸皮厚,便夸口几句太师当个乐听。
隋唐时期设安福田,专供赡养老人,以使其安养天年,余生福寿,似乎安福一词指的就是养老。可前面已经提过养老一说,故而这个安福孤认为不是养老的意思。